神马矿机CEO杨作兴涉商业秘密案调查 专利纠纷升级刑事立案

神马矿机CEO杨作兴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警方调查,事件源于与比特大陆的专利纠纷。法律专家分析指出知识产权纠纷的民刑交叉特性,此案从民事败诉转向刑事立案引发业内讨论。

近日,神马矿机(比特微)CEO杨作兴被警方带走调查的消息在区块链行业引发震动。据多方消息证实,此事可能与其涉嫌侵犯某矿机厂商的商业秘密有关。这一事件让人联想到两年前比特大陆与比特微之间的专利纠纷案。

2017年,比特大陆曾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比特微,但最终在新疆高级人民法院败诉。当时法院裁定比特大陆主张的专利无效,导致其诉讼请求被驳回。如今事件出现戏剧性转折,从民事纠纷升级为刑事调查,引发业内广泛讨论。

法律专家指出,知识产权纠纷往往存在民刑交叉的特点。链法团队庞理鹏律师解释,此类案件既可以走民事诉讼,也可以选择刑事立案,而刑事手段往往会给被诉方带来更大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专利诉讼败诉后,比特大陆可能转而以"侵犯商业秘密罪"为由寻求刑事立案,这显示出知识产权纠纷中法律手段的多样性。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对此表示,虽然刑事手段可能更有效力,但用刑事方式解决偏向民事性质的商业纠纷,其合理性值得商榷。案件仍在调查阶段,最终结果尚待司法机关认定。

从技术骨干到矿机巨头:杨作兴的创业之路暗藏什么伏笔?

2015年,杨作兴以兼职身份加入比特大陆担任芯片工程师,主导研发了S7和S9矿机芯片,这两款产品后来成为比特大陆的明星产品。然而在2016年中期,因与比特大陆创始人詹克团在股权分配上未能达成一致,杨作兴选择离开公司。

离职后,杨作兴创立了比特微公司,专注于矿机研发。其推出的神马矿机系列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已成为仅次于比特大陆的全球第二大矿机供应商。这一创业历程看似顺利,却为后续与老东家的法律纠纷埋下了伏笔。

专利大战始末:新疆高院的败诉判决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7年7月,比特大陆在新疆高级人民法院起诉比特微(法定代表人杨作兴)侵犯专利权,这场专利纠纷案正式拉开帷幕。争议焦点集中在专利号为ZL201520533250.1的实用新型专利上,该专利由算丰科技公司所有,并以普通实施许可方式授权比特大陆使用。

案件审理过程中,杨作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2018年4月,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决定,宣告该专利权全部无效。这一关键裁决直接导致比特大陆在后续诉讼中失去法律依据,最终新疆高院裁定比特大陆败诉。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判决并非基于比特微提供了充分的不侵权证据,而是因为比特大陆主张的专利本身被宣告无效。这反映出知识产权诉讼中一个常见现象:即使被告确实存在侵权行为,只要原告的权利基础存在瑕疵,诉讼就难以胜诉。

民事败诉为何升级刑事立案?律师解读专利纠纷的双重路径

知识产权纠纷往往具有民刑交叉的特性。链法团队庞理鹏律师指出,同一侵权行为可能同时涉及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权利人可以选择民事诉讼或刑事报案两种维权路径。在民事途径受阻后,转而采取刑事手段是常见策略,因为刑事立案会给侵权方带来更大压力。

在比特大陆与比特微的专利纠纷中,新疆高院之所以裁定比特大陆败诉,关键原因在于涉案专利(ZL201520533250.1)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专利无效导致比特大陆的民事主张失去法律依据,但这并不妨碍其通过其他法律途径维权。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分析认为,比特大陆转而采取刑事手段解决纠纷,显示出刑事途径在某些情况下的优势。庞理鹏律师进一步指出,此案可能转向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指控。根据刑法规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或违约使用商业秘密,造成重大损失的,可构成该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这种罪名转换体现了知识产权案件中的法律策略灵活性。

商业秘密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行为可能触碰刑法红线

根据律师分析,杨作兴可能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我国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以盗窃、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或违反约定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具体而言,该罪名涵盖三种主要情形:一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二是披露或使用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三是违反保密约定披露商业秘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被动获知商业秘密后继续使用,也可能构成犯罪。

法律专家肖飒指出,虽然刑事手段能更有效解决纠纷,但对于本质上属于民事争议的案件是否应该动用刑事手段,业界存在不同看法。这种"民转刑"的做法需要谨慎评估,以避免刑事手段被滥用为商业竞争工具。

上一篇:IEEE P3220.02去中心化存储协议标准正式提交审查,CESS Network主导制定
下一篇:嘉楠科技AI转型年报解析:从30万到260万的突围之路

为您推荐

杨作兴被查背后:矿机江湖的专利暗战

杨作兴被查背后:矿机江湖的专利暗战

本文深度剖析神马矿机CEO杨作兴被查事件,追溯其从比特大陆技术骨干到竞争对手的转变,解析专利诉讼与刑事追责背后的法律争议,揭示比特币矿机行业技术竞争与商业利益的博弈,探讨事件对行业生态的深远影响。

灰度秘密提交 IPO 注册草案至美国 SEC

7月14日,市场消息显示,灰度已向美国SEC秘密提交首次公开募股注册草案。

比特币开发者提出三阶段量子安全升级提案

7月16日,据Decrypt报道,Casa公司CTO兼联合创始人Jameson Lopp向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提交比特币改进提案(BIP),计划通过分阶段淘汰量子计算脆弱地址类型应对量子威胁。该提案由包括Lopp在内的六位开发者联合撰写。
比特币被盗后报警有用吗?法律依据与立案流程解析

比特币被盗后报警有用吗?法律依据与立案流程解析

文章阐述比特币被盗后报警的有效性,分析法律依据(虚拟货币属合法财产,适用盗窃罪)、立案难点(技术壁垒与跨境追踪),提供标准化报案流程(紧急止损、材料准备、执法协作)及实操策略,结合案例说明如何维护权益。

美国司法部接收美联储理事库克相关刑事调查移交案件

8月20日,美国司法部确认接收针对美联储理事库克的刑事调查移交文件,并将作为重点案件处理。

北威尔士警方调查重大加密货币欺诈案 涉案金额28万美元

北威尔士警方8月21日确认正在侦办重大加密货币欺诈案件。涉案嫌疑人通过伪装成英国高级执法人员实施社会工程攻击,诱使受害者在伪造网站输入钱包种子短语,非法获取价值28万美元(21万欧元)的比特币。据官方披露,欺诈者谎称犯罪设备存有受害者身份文件,以“资产保护”为由诱使受害人操作,导致其钱包恢复短语泄露

dYdX基金会宣布v9.0软件升级提案通过

dYdX基金会于9月1日在X平台宣布,社区已通过v9.0软件升级提案。该版本实现多项核心功能迭代,涵盖TWAP(时间加权平均价)订单支持、订单路由器收益分成机制及提议者集合缩减方案。
神马矿机CEO杨作兴涉商业秘密案调查 专利纠纷升级刑事立案

神马矿机CEO杨作兴涉商业秘密案调查 专利纠纷升级刑事立案

神马矿机CEO杨作兴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警方调查,事件源于与比特大陆的专利纠纷。法律专家分析指出知识产权纠纷的民刑交叉特性,此案从民事败诉转向刑事立案引发业内讨论。
比特大陆矿机遭查封引纠纷 员工意外获双倍工资

比特大陆矿机遭查封引纠纷 员工意外获双倍工资

比特大陆深圳子公司世纪云芯部分矿机遭法院查封,牵涉吴忌寒与詹克团阵营数亿元货款纠纷。同时员工公积金延期发放引发质疑,而两大阵营为争夺员工支持竟展开工资大战,部分员工意外获得双倍薪酬。

美国司法部对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启动刑事调查

美国司法部于9月4日对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启动刑事调查并发出传票,调查其抵押贷款申请中是否存在虚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