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一则消息像惊雷般炸响在加密货币矿机圈——神马矿机(比特微)创始人兼CEO杨作兴被警方带走调查。这起看似普通的商业纠纷,却牵扯出行业深藏多年的技术恩怨:从比特大陆核心芯片功臣到竞争对手眼中的“技术窃贼”,这位曾主导S7/S9矿机研发的技术精英,正站在专利纠纷与刑事争议的十字路口。这场风波不仅改写着个人命运,更撕开了比特币矿机行业“技术共享”理想与“商业壁垒”现实的撕裂面。
一、从“功臣”到“对手”:一场技术话语权的争夺战
1.1决裂比特大陆:股权谈判破裂埋下的雷
2015年,杨作兴以兼职身份加入比特大陆时,没人料到他会成为搅动行业格局的关键人物。正是他主导研发的S7/S9芯片,让比特大陆在2016年一举拿下全球70%的矿机市场份额,奠定行业霸主地位。但好景不长,次年因股权分配谈判破裂,杨作兴带着核心技术团队出走,创办比特微(神马矿机母公司)。
这场从“技术骨干”到“竞争对手”的转身,不只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更悄然点燃了比特币矿机行业核心技术话语权的争夺战。截至2023年,神马矿机已占据全球20%市场份额,直接威胁比特大陆的统治地位——昔日师徒变对手,这场恩怨注定无法轻易了结。
1.2首次交锋:一场被“无效”的专利诉讼
2017年7月,比特大陆率先发难,以侵犯“ZL201520533250.1实用新型专利”为由将比特微告上法庭。这场持续一年的诉讼最终以比特大陆败诉告终,转折点颇具戏剧性:杨作兴团队反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2018年4月,该专利因“创新性不足”被裁定全部无效。
[小贴士] 实用新型专利主要保护产品形状、构造的技术方案,因其授权门槛较低,在侵权诉讼中常因创造性不足被推翻——这也为后续的“商业秘密”争议埋下伏笔。
二、民事败诉后为何刑事追责?法律边界的灰色地带
2.1两套逻辑:民事赔偿与刑事定性的错位
“为什么民事官司输了,还要走刑事程序?”这是行业人士最大的困惑。链法团队律师庞理鹏的解释揭开了谜底:“知识产权纠纷中,民事和刑事程序并不矛盾。民事案关注‘赔多少钱’,刑事案则聚焦‘行为是否犯罪’。一旦警方立案,对企业声誉和运营的打击,可能比赔偿更致命。”
这种“刑事手段民事化”的策略,在商业竞争中并不罕见。对比特大陆而言,即便民事索赔未果,刑事调查本身就可能迟滞对手的扩张步伐——这或许才是这场法律战的真实意图。
2.2定罪关键:如何证明“商业秘密”被窃取?
根据《刑法》第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需满足三个要件: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秘密、披露或使用该秘密、造成重大损失。多位法律专家分析,本案难点在于比特大陆能否拿出实锤证据:杨作兴带走的技术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这些信息与神马矿机的核心技术是否存在直接关联?
更值得玩味的是,2017年被宣告无效的“实用新型专利”,与本次指控的“商业秘密”可能分属不同技术范畴。一位不愿具名的芯片工程师透露:“矿机行业技术高度趋同,很多底层架构都是公开信息,真正的“秘密”可能藏在算法优化的细节里——这种模糊性让案件走向充满变数。”
[行业热议] 社群里早已吵翻了天。有人觉得“巨头用刑事手段打压对手,吃相难看”;也有人认为“若真是技术剽窃,就该重拳打击”。这场争论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对“创新边界”的集体迷茫:人才流动带来的技术借鉴,到底是“行业进步动力”还是“侵权原罪”?
三、矿机江湖的生存法则:从技术乌托邦到商业丛林
3.1白热化竞争:专利战成“新军备竞赛”
比特币矿机行业向来信奉“唯快不破”——芯片能效比每提升10%,就能在市场抢占先机。这种残酷竞争催生出畸形生态:2023至2025年间,全球主要矿机厂商发起的专利诉讼案件同比激增45%,涉及商业秘密的刑事报案量也上涨27%——数字背后,是行业竞争手段从技术比拼向法律博弈的悄然升级。
“以前拼谁芯片做得好,现在拼谁律师更厉害。”一位资深从业者的调侃道出无奈。杨作兴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它暴露的是整个行业“重技术突破、轻合规管理”的积弊。
3.2巨头的焦虑:比特大陆的“防守反击”
比特大陆选择刑事追责,与其市场地位的动摇不无关系。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其矿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而神马矿机凭借新一代M56S芯片实现15%增长。若杨作兴被查导致神马矿机陷入混乱,比特大陆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
但这种“以刑促商”的策略也有风险。多位中小矿机厂商负责人私下表示:“如果巨头能用刑事手段打压对手,那我们这些小公司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行业恐慌情绪正在蔓延,一场关于“竞争伦理”的讨论已然展开。
四、当技术理想撞上商业现实:行业将走向何方?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商业纠纷的刑事化处理必须慎之又慎,尤其要警惕公权力过度介入私人商业领域的边界模糊问题。”在她看来,在证据尚未确凿时,舆论过早给杨作兴“定罪”,本身就是对法治精神的伤害。
这场风波的最终走向,或许将为整个行业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在技术创新与商业伦理之间,如何找到既能保护知识产权、又不扼杀创新活力的平衡点?从早期极客们信奉的“开源共享”,到如今巨头们筑起的“专利高墙”,比特币矿机行业正在经历痛苦的蜕变。
[名词解释]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已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或经营信息,受《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双重保护——但在快速迭代的科技行业,其界定往往充满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