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陆近期再陷风波。7月30日,其深圳子公司世纪云芯突遭法院查封部分矿机,引发业内关注。
这场查封背后牵涉两大关键矛盾:一是新加坡比特旗下公司重庆硅原与詹克团阵营的数亿元货款纠纷;二是吴忌寒方面声称已支付1.09亿元货款却遭遇停发货的异常情况。
与此同时,比特大陆员工发现7月份住房公积金未按时发放。詹克团方面解释称这是由于与供应商重新签署合同导致的时间调整,但未提前告知员工的做法引发质疑。
颇具戏剧性的是,在这场资本博弈中,员工却意外成为"受益者"。为争夺员工支持,詹克团和吴忌寒两大阵营分别推出1.5倍和2倍工资政策,甚至有员工因系统混乱收到双份工资。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纠纷,实则暗藏比特大陆内部复杂的权力博弈。
矿机查封风暴:深圳子公司为何突然遭法院上门?
7月30日下午,比特大陆深圳子公司世纪云芯突遭法院查封的消息在业内引发震动。据多方证实,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天对该公司部分矿机进行了扣押。
这场看似突然的司法行动,实则牵涉到比特大陆两大阵营——新加坡比特(吴忌寒方)与詹克团阵营的复杂纠纷。
查封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新加坡比特旗下重庆硅原提出的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詹克团方在声明中透露,重庆硅原拖欠世纪云芯数亿元货款,却仍能成功申请财产保全,这一反常现象引发质疑。而吴忌寒方则给出不同说法,称已向对方账户支付1.09亿元货款后遭遇停止发货,这可能是申请保全的关键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资金流向可能解释了法院支持保全的合理性。1.09亿元货款可能汇入了詹克团担任法人的北京比特账户,而深圳世纪云芯作为其子公司,使得法院认定存在财产保全的必要性。这场数亿元货款纠纷最终演变为司法扣押,反映出两大阵营在资金管控上的激烈博弈。
资本罗生门:詹吴双方各执一词的货款迷局
詹方视角:1.09亿到账却停发货的异常操作
詹克团阵营在声明中披露,7月30日深圳中院依据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扣押了世纪云芯仓库的部分矿机。
值得注意的是,起诉方重庆硅原(新加坡比特旗下公司)被指拖欠世纪云芯数亿元货款,却仍能成功申请财产保全,这一反常操作令詹方表示难以理解。
吴方辩解:子公司账户冻结背后的商业逻辑
吴忌寒方面则给出了不同说法。据其透露,在将1.09亿元货款打入对方账户后,对方却停止了发货,这可能是申请财产保全的关键原因。更深层的商业逻辑在于,这笔款项可能是打入詹克团担任法人的北京比特账户(世纪云芯母公司),因此法院支持了对子公司资产的保全措施。吴方强调,这些资金本应用于保障公司日常运营和客户订单交付。
法律博弈:诉前保全为何能成功冻结核心资产
这场法律博弈的核心在于,尽管存在数亿元货款争议,但法院仍支持了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关键点在于:1)吴方主张已支付部分货款却遭遇违约;2)资金流向涉及母公司账户;3)保全对象为子公司资产。这种"母公司欠款、子公司担责"的特殊法律安排,成为本次司法冻结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
公积金延期背后:合同重签还是资本博弈?
员工爆料:7月公积金逾期发放真相
7月29日,脉脉平台上多位比特大陆员工反映未按时收到7月份的住房公积金。经吴说区块链向多名员工核实,按照公司常规操作,公积金本应在每月25日完成扣款,但此次出现了明显的延迟发放情况。这一异常现象迅速在员工群体中引发讨论。
詹方解释:供应链重组导致的财务延迟
针对公积金延期问题,詹克团方面随后作出回应,表示延迟是由于公司正在与供应商重新签署合同,导致财务流程和缴纳时间出现调整。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完全消除员工的疑虑,因为公司并未提前发布任何通知说明可能出现的公积金发放延迟情况。
关键疑点:为何事前未做员工沟通预案
最令员工困惑的是,既然公司预见到财务流程可能受到影响,为何没有提前制定沟通预案?这种缺乏预警机制的做法,使得员工在发现公积金未按时到账时陷入被动。尚不清楚这种财务调整是临时性的还是将持续更长时间,也不清楚公司后续是否会完善相关沟通机制。
工资翻倍的甜蜜烦恼:两位老板的'抢人'糖果大战
在比特大陆这场资本博弈中,员工们意外收获了一场"甜蜜风暴"。据知情人士透露,詹克团和吴忌寒两位创始人为争夺员工支持,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薪酬大战"。
詹克团方面率先出招,承诺给予员工1.5倍工资。不甘示弱的吴忌寒阵营随即跟进,推出更诱人的方案:在奇数月发放2倍工资。由于公司财务系统混乱,部分员工甚至同时收到了双方的工资,相当于获得了3倍薪酬!虽然大多数员工选择退还多收的款项,但这种"双重到账"的乌龙事件还是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中最富戏剧性的插曲。
尚不清楚这种高额薪酬政策是短期激励措施,还是长期承诺。这场由资本博弈引发的"抢人大战",让比特大陆员工在复杂的公司纷争中,意外尝到了"甜蜜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