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上市:中国AI芯片与区块链双重突破

嘉楠科技2019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AI芯片企业及全球区块链第一股。文章揭秘其9000万美元募资细节、从矿机到AI芯片的技术转型历程,以及边缘计算芯片的商业化落地,展现了中国硬科技企业的崛起之路。

2019年11月21日,嘉楠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CAN"。此次IPO发行100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票),每股定价9美元,共募资9000万美元。这次上市标志着嘉楠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AI芯片企业,同时也摘得"全球区块链第一股"的称号。

dc51a977-02e4-4fcf-8336-b9e55d2fb649.jpeg

双重身份加冕——既是"区块链第一股"又是"AI芯片第一股"

嘉楠的上市创造了两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中国首家在美上市的AI芯片公司,以及全球首家上市的区块链相关企业。这种双重身份反映了嘉楠独特的业务布局——既深耕区块链矿机市场,又积极开拓AI芯片领域。CEO张楠赓在上市致辞中强调:"上市不是目的,而是新的开始",表明了公司持续创新的决心。

901f4491-67bc-41c0-bacb-795da386162b.jpeg

上市对行业的影响:资本涌入、产业链激活与标准化进程加速

嘉楠的成功上市为区块链和AI芯片行业注入了强心剂。这一事件预计将带来三方面影响:首先,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这两个新兴领域;其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最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同时,随着行业关注度提升,更多竞争者可能进入市场,加速行业洗牌和技术迭代。

招股书显示,嘉楠计划将募得资金主要用于五个方向:增强区块链和AI产品竞争力、高能效芯片设计、新AI产品研发、AI SaaS平台建设以及海外业务拓展。这些投入将进一步巩固嘉楠在算力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北京小屋到纳斯达克:张楠赓的硬核逆袭之路

创业初期:20万启动资金与论坛发帖推销矿机的艰辛

2013年4月,张楠赓(绰号"南瓜张")与合伙人李佳轩各自出资10万元,在北京租下一间小办公室创立嘉楠。创业初期,这位北航博士生不得不在论坛发帖推销自研矿机。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20万起家的创业团队会在6年后登陆纳斯达克。

关键抉择:拒绝囤货暴利,坚持芯片研发的去中心化理想

在阿瓦隆矿机供不应求、挖矿收益惊人的时期,张楠赓做出了关键抉择:拒绝囤货牟利,而是将矿机送往世界各地,坚持去中心化理念。同时毅然转向芯片研发赛道。"我至今很自豪,我们抵挡住了诱惑。"张楠赓后来回忆道。这一决定为嘉楠后续的区块链+AI双业务线奠定了基础。

4cfbaa92-657e-4706-b2e1-867239f62381.jpeg

技术长征:6年芯片迭代史——从110纳米到7纳米的跨越

2013年起,嘉楠开启了芯片研发的技术长征。6年间,其芯片工艺不断突破:从110纳米到55纳米、40纳米、28纳米、16纳米,再到7纳米。2016年开始布局AI芯片研发,2018年推出全球首款基于RISC-V架构的商用边缘AI芯片勘智K210。这段技术进化史印证了张楠赓的理念:"技术就是一代代迭代下去,一张张晶圆堆出来的。"

硬核技术背后:这群"芯片狂人"有多拼?

研发团队揭秘:130人团队平均7年经验,核心成员坚守8年

嘉楠的技术实力源于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年6月,公司拥有约130名研发人员,平均行业经验达7年。这支团队最令人瞩目的是其稳定性——大多数核心成员从公司创立初期就坚守至今,最长的已跟随公司8年。46%的员工都是科研人员,这样的高比例在科技公司中相当罕见。

人才战略:80位超算专家+50位AI产品专家的黄金组合

嘉楠采取独特的人才组合策略:80位高能效计算专家专注于超级计算领域,50位人工智能产品专家负责AI芯片研发。这种"超算+AI"的黄金组合,使得公司能够同时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两个前沿领域保持技术领先。特别是在AI芯片领域,这种复合型人才结构为其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供了坚实支撑。

技术哲学:"一张张晶圆堆出技术"的硬核研发理念

CEO张楠赓用"一张张晶圆堆出技术"形象地概括了嘉楠的研发理念。这种务实的技术哲学体现在持续的芯片迭代上:从2013年的110纳米起步,历经55纳米、40纳米、28纳米、16纳米,最终突破到7纳米工艺。每一代芯片的进步,都是研发团队在无数晶圆上反复试验、优化设计的结果。这种"硬核"研发方式,虽然耗时费力,却为产品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底蕴。

避开巨头厮杀!嘉楠为何押宝边缘AI芯片?

市场破局:云端芯片红海中另辟蹊径的选择

在AI芯片领域,嘉楠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避开云端芯片的激烈竞争,专注边缘计算市场。这一战略决策源于两个关键洞察:一方面,云端芯片赛道已被英伟达、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占据,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另一方面,边缘侧市场仍是一片蓝海,特别是在中国,许多所谓的智能设备尚未真正实现基于AI算法的功能执行。

勘智K210黑科技:全球首款商用RISC-V架构边缘AI芯片

2018年9月,嘉楠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代AI芯片勘智K210,成为全球首家提供基于RISC-V架构商用边缘AI芯片并实现量产的公司。这一突破性产品与当时主流的寒武纪架构路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嘉楠在芯片架构选择上的前瞻性。RISC-V架构的开源特性为芯片设计带来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更低的开发成本。

技术突破:单芯片集成视觉听觉双功能的革命性设计

勘智K210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单芯片集成了机器视觉与机器听觉双重功能。在视觉方面,该芯片支持人脸检测、识别以及图像分类等任务;在听觉方面,则能实现声源定位、语音唤醒与识别等功能。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使勘智K210成为ASIC领域中少数具备通用性的边缘AI芯片,为各类智能终端设备提供了的本地化处理能力。

AI芯片落地实战:这些黑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嘉楠的AI芯片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为日常生活带来智能化变革。在智能楼宇方面,其无感门禁系统支持离线处理,可存储10000张人脸信息和20000条开门记录,通过本地计算完成身份验证,无需依赖云端服务器。该系统已在软通动力总部大楼部署,每天可处理近5万人的身份识别需求。

智能家居领域,嘉楠开发了注重隐私保护的人脸识别门锁模组。该方案直接在设备端完成人脸特征提取,避免数据上传云端,同时低功耗设计使电池续航可达一年,适合酒店等大规模应用场景。

在智慧能耗管理上,嘉楠的智能抄表系统已应用于亚洲最大社区——贵阳南明花果园。该系统能实时监测水电燃气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消耗,其外挂式设计无需改造原有表计系统,实现低成本智能化升级。

智慧林业方面,嘉楠与百度、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发了病虫害识别AI系统。该方案通过视觉和听觉分析技术,在恶劣网络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效运行,为林业防护提供智能支持。截至2019年9月,嘉楠已向开发者交付超过53000块K210芯片及开发套件,三个月内实现出货量翻倍增长。

c643d33d-1ee3-49cc-9197-33addb5ea4ab.jpeg

未来蓝图:5大资金投向解析——从芯片研发到海外扩张

嘉楠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的9000万美元资金将重点投向五个战略方向:首先是持续强化区块链和AI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目标是打造超级计算解决方案的行业标杆;其次是深耕高能效芯片设计领域;第三是研发新一代AI芯片产品;第四是建设AI SaaS服务平台;最后是加速海外业务布局。这些投入将帮助嘉楠巩固在边缘AI芯片市场的先发优势,同时拓展全球化业务版图。

行业挑战:如何应对资本涌入后的血色竞争

随着嘉楠成功上市,区块链和AI芯片行业将迎来更多资本关注,但这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产业规模、投融资规模、人才储备等方面都亟待提升。嘉楠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巨头的双重压力:既要与Nvidia、谷歌等云端芯片巨头差异化竞争,又要应对国内新兴AI芯片企业的追赶。如何在资本热潮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将成为关键挑战。

终极拷问:技术优势能否转化为持续商业价值

嘉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积累:全球首款RISC-V架构商用边缘AI芯片、单芯片集成视觉听觉双功能的创新设计、从110纳米到7纳米的芯片迭代经验。但上市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回报。其AI芯片已在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慧能耗等领域落地,3个月内芯片出货量增长2倍至53000件。未来需要进一步证明技术商业化能力,在保持研发投入的同时实现盈利闭环,才能扛起中国AI芯片行业的大旗。

上一篇:比特币减半前后矿机选择策略:S19 Pro与S17+对比分析
下一篇:Semler Scientific为何持续增持比特币?

为您推荐

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启动中东首单区块链债券上市计划

7月3日,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ADX)宣布将推出中东北非地区首个区块链债券。该债券由阿布扎比第一银行(FAB)通过汇丰银行数字资产发行平台Orion承销发行,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该债券产品支持机构投资者通过区块链直接认购及持有,旨在提升结算效率、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并增强透明度。国际投
嘉楠上市:中国AI芯片与区块链的里程碑

嘉楠上市:中国AI芯片与区块链的里程碑

本文剖析嘉楠科技作为中国AI芯片与区块链第一股的上市意义,从技术迭代(RISC-V架构、7nm制程)、边缘AI战略(勘智K210芯片商用)到市场布局,探讨其从矿机芯片到智能硬件的转型路径,及面临的毛利率、生态兼容性等挑战,为行业提供技术商业化参考。
港交所区块链IPO监管博弈:比特大陆上市之路的挑战与破局

港交所区块链IPO监管博弈:比特大陆上市之路的挑战与破局

2025年7月,港交所对比特大陆上市申请态度审慎,折射传统金融与新兴数字经济规则碰撞。作为矿机龙头,比特大陆因行业生态、监管框架等问题,上市之路受阻,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数字资产标的愈发看重合规。

越南启动国家级区块链平台NDAChain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越南政府于7月25日宣布正式启用国家级区块链平台NDAChain,该平台将作为国家数字生态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该平台由越南国家数据协会(NDA)研发,公安部数据创新与开发中心负责运营,采用权威证明(PoA)共识机制,集成零知识证明技术强化安全架构,部署49个公私合营验证节点,参与方包括SunGrou
8月4日区块链跨链桥资金流动情况:Unichain净流入居首

8月4日区块链跨链桥资金流动情况:Unichain净流入居首

8月4日,DefiLlama数据显示,Unichain跨链桥当日净流入资金5554万美元,Avalanche和Ink分别以5205万美元、5049万美元净流入位列其后;Arbitrum、以太坊及Berachain则分别录得5.69亿美元、1.77亿美元和3473万美元净流出。

Chainlink与ICE合作推动区块链与传统金融融合

Chainlink与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ICE)于8月11日宣布建立合作关系,将外汇及贵金属定价数据接入区块链网络。通过接入ICE数据源,Chainlink计划构建符合传统资本市场精度和延迟标准的定价数据流,该标准可支撑代币化资产、自动化结算系统及机构级区块链应用的发展。此举呼应了区块链
2019年区块链矿圈变局:从巨头离场到中国算力崛起

2019年区块链矿圈变局:从巨头离场到中国算力崛起

2019年区块链矿圈经历剧烈变革,从日本DMM.com、格鲁吉亚矿场撤离到中国矿工掌控全球2/3算力,政策调整与技术演进共同塑造行业新格局。本文通过22个关键事件,揭示矿机价格波动、资本博弈与全球算力版图重构的深层逻辑。

SBI集团与Chainlink战略合作 推动区块链解决方案应用

SBI集团于8月25日宣布与Chainlink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推进区块链解决方案在机构市场的全球应用,初期聚焦日本市场。合作涵盖三大领域:基于Chainlink跨链互操作协议开发房地产、债券等实物资产跨链代币化;集成Chainlink SmartData实现基金代币化;采用Chainlink储
嘉楠上市:中国AI芯片与区块链双重突破

嘉楠上市:中国AI芯片与区块链双重突破

嘉楠科技2019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AI芯片企业及全球区块链第一股。文章揭秘其9000万美元募资细节、从矿机到AI芯片的技术转型历程,以及边缘计算芯片的商业化落地,展现了中国硬科技企业的崛起之路。
比特币技术演进如何突破传统区块链框架?

比特币技术演进如何突破传统区块链框架?

文章阐述比特币通过协议层升级(SegWit、Taproot)、Layer-2方案(闪电网络)及未来提案,在隐私保护、智能合约与可扩展性上突破传统区块链框架,同时分析社区治理、Layer-2中心化及监管等挑战,展望其差异化竞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