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僵局下加密市场暴跌:拐点还是插曲?

本文聚焦中美贸易僵局下加密货币市场的暴跌行情,从资金流向、链上数据、机构行为和技术面等维度,分析回调性质是周期拐点还是牛市插曲,揭示多空博弈逻辑,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提示与策略参考。

引言

2025年7月,中美贸易谈判的僵局像一块巨石压在加密货币市场上空。7月9日,比特币价格跌破10.5万美元关键支撑位,市场随即掀起巨浪。主流币与山寨币普跌,全网爆仓数据再创新高。此刻的市场正站在十字路口:这究竟是牛市中途的健康喘息,还是趋势反转的信号?本文将从资金流向、多空博弈和关键价位突破逻辑入手,结合链上数据与市场结构,拆解贸易僵局下的加密货币博弈困局。  

一、暴跌实况:贸易僵局触发“清算多米诺”

(一)主流加密货币表现:多空绞杀的修罗场

5月29日美国财政部长关于贸易谈判停滞的言论一出,纽约交易时段,比特币在Bitstamp平台直线下探至104,600美元,24小时跌去2.1%;以太坊更惨,最低触及2557美元,单日跌幅达4.21%。从资金面看,CoinGlass数据显示,比特币期货资金费率在暴跌期间一度跌至-0.015%,空头加仓的意图十分明显。有意思的是,大型机构正通过期权市场悄悄对冲风险——CME比特币期权未平仓合约当天激增12%,PUT/CALL比率升至0.85,专业投资者对短期下行风险的防御姿态已很清晰。  

(二)山寨币市场惨状:流动性雪崩的连锁反应

Layer2板块成了活靶子,Arbitrum(ARB)、Optimism(OP)、Starknet(STRK)单日跌幅全超10%,DeFi板块整体下挫7.24%,Uniswap(UNI)更是暴跌10.78%。这种普跌背后是典型的“死亡循环”——价格下挫触发杠杆强平,清算抛单进一步砸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全网爆仓6.834亿美元,其中90%以上是多头,比特币单品种清算额就达2.1121亿美元,妥妥的多杀多局面。  

(三)市场结构异常:巨鲸的逆向操作

就在散户忙着割肉离场时,链上数据却悄悄透出巨鲸的逆向操作。Glassnode数据显示,持有超1 BTC的钱包地址数量在暴跌期间反而增加1.5%,单笔转账金额中位数从20万美元跃升至35万美元。这意味着,机构级投资者可能正在下跌中悄悄吸筹。“散户恐慌割肉,机构逆势加仓”——这种博弈格局,正是当前市场最核心的矛盾点。  

二、周期定位:狂热前夜的正常回调?

(一)链上数据信号:市场热度尚未触及狂热阈值

衡量短期投资者盈亏的STH SOPR(30日均线)当前为1.23,虽摸到局部高点,但距离2024年牛市巅峰时的2.15仍有不小差距,说明市场还没到非理性狂热的地步。从持仓周期看,长期持有者(LTH)持币量占比稳定在65%,和2024年4月回调时的62%基本持平,核心筹码锁定得还算牢固,结构性抛售压力不算大。  

(二)机构观点分歧:回调性质的多空拉锯

Placeholder合伙人Chris Burniske直言:“当前市场的风险/回报结构依然健康,ETF资金流入和现货溢价指标都显示,机构配置需求没受情绪影响。” 但对冲基金Three Arrows Capital的衍生品策略师却警告:“永续合约持仓量已突破556亿美元历史新高,要是价格持续低于短期持有者成本线(95,000美元),第二轮清算潮可能很快就来。” 这种分歧,说到底是对“回调是否已摸到机构成本线”的判断拉锯。  

(三)市场核心支撑:衍生品市场的成熟化托底

自4月低点以来,比特币期货未平仓合约从368亿美元增至556亿美元,期权合约规模更从204亿飙升至462亿美元。这说明专业投资者用衍生品管理风险的能力在变强。Bitfinex Alpha报告提到,虽然短期持有者兑现了114亿美元利润,但ETF日均流入量仍维持在1.2亿美元,“结构性需求”正在给价格托底。  

三、贸易暗线:加密市场的“中美博弈依赖症”

(一)政策周期与价格的奇妙共振:关税叙事的自我实现

回头看,加密市场和中美贸易政策的相关性其实很明显。4月7日美国24%关税生效时,比特币就上演过“黑色星期一”暴跌,但月底又逆势反弹27%,和传统金融市场走出背离。区块链数据显示,4月中美间比特币链上转账量激增45%,单笔交易金额中位数突破35万美元,机构显然在利用加密货币进行跨境资产配置,对冲关税风险。  

(二)政策不确定性的溢价:特朗普关税的“过山车效应”

现在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敏感得像根弦。美国贸易法院阻止关税措施,比特币短线冲高3%;次日上诉法院推翻裁决,价格又迅速跌回原点。这种“政策消息一出来,价格就脉冲”的模式,既说明加密货币的“数字黄金”避险属性在强化,也把短期波动放大了。CoinMetrics数据显示,加密市场与标普500指数的60日滚动相关性已降至0.48,而与黄金的相关性升至0.62,避险资产的定位正在重构。  

(三)机构的政策套利:跨境转账的合规化布局

值得留意的是,大型金融机构正在钻监管空子搞政策套利。摩根士丹利的跨境支付部门近期扩大了比特币结算业务,客户里就有跨国供应链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比特币转账,规避潜在的外汇管制风险。这种“监管灰色地带”的存在,一方面支撑了比特币的链上活跃度,另一方面也给未来政策收紧埋下了雷。  

四、机构力量:ETF巨鲸的“隐形托举”

(一)ETF资金流入:边际定价的幕后推手

即便市场情绪低迷,比特币ETF在7月仍在逆势吸金。贝莱德iShares比特币信托单周流入6.2亿美元,延续了2024年以来“逢跌加仓”的习惯。Bitwise研究指出,ETF已经成了比特币的“边际买家”,单日流入量足以抵消散户的抛售压力。这种机构化趋势在衍生品市场更明显:CME比特币期货的未平仓合约中,机构客户持仓占比已达68%,比2024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二)流动性变革:波动率的机构化平抑

ETF的普及正在改变市场微观结构。比特币30日年化波动率从2024年的65%降到现在的50%,机构长期持仓策略确实起到了稳定作用。同时,做市商通过ETF套利机制平抑溢价率,Bitstamp与Coinbase的现货价差从2024年的2%收窄至0.5%,市场有效性明显提升。  

(三)机构化进程的不可逆性:从投机标的到战略资产

日本Metaplanet公司近期增持1.04亿美元比特币,美国密歇根州通过加密友好立法——这些事都标志着比特币正从“边缘资产”融入主流金融体系。BlackRock的季度报告显示,其全球宏观基金已将比特币配置比例提到3%,和黄金ETF持平,机构显然把它当成了“抗通胀资产组合”的一员。  

五、技术十字路口:3.22万亿美元的生命线

(一)市值支撑位:多空必争的战略要地

加密货币总市值跌破3.35万亿美元后,正重新测试3.22万亿美元关键支撑位——这里既是200周均线所在,也是2025年2月暴跌的低点。从量价关系看,一旦失守,程序化交易的止损盘可能蜂拥而出,市值可能快速滑向3.1万亿美元;反之,要是能在这里形成“双底”,新一轮上涨的基础就稳了。  

(二)技术指标的矛盾信号:趋势派与震荡派的博弈

相对强弱指数(RSI)从5月的超买79降到现在的52,下行压力有所释放,但还没到超卖区间。比特币的MVRV Z-Score(市场价值与实现价值比率)为2.1,虽在历史均值上方,但没进泡沫区间,说明价格虽高于长期持有者成本,还没到系统性高估的程度。  

(三)衍生品市场的多空再平衡:高位换手的博弈意义

虽然期权未平仓合约创下462亿美元历史新高,但Matrixport报告指出,未平仓合约增速已从5月的25%降到7月的5%,交易者显然在获利了结、调整头寸。这种高位换手如果伴随成交量温和放大,可能是“空中加油”;要是缩量横盘,就得小心变盘风险了。  

六、总结(风险与展望)

这次暴跌,说到底是中美贸易僵局、杠杆清算与机构调仓三重因素撞在一起的产物。但链上数据和机构行为显示,市场还没到趋势反转的地步。对交易者来说,3.22万亿美元市值支撑位的得失是关键:有效跌破,要防着进一步下探200日均线;企稳反弹,可能就是牛市第二阶段的入场机会。  

美联储6月FOMC会议释放的降息预期、中美贸易谈判90天缓冲带协议的进展,还有比特币ETF的资金流向,会是决定市场方向的核心变量。长线投资者可以把当前回调当成“恐慌性定价”中的机构化配置窗口;短线交易者则要警惕政策消息引发的波动率飙升,控制好杠杆,别成了多空博弈的“清算炮灰”。

上一篇:区块链Somnia基金会在X平台开通官方账号
下一篇:交易者3.5个月前低价购入TROLL代币 持仓浮盈达109倍

为您推荐

野村证券:贸易关税收政策明朗化或推动市场企稳回升

7月7日,野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随着7月9日关键时间节点临近,全球市场或将面临波动加剧。分析师强调,贸易政策走向将主要受关税税率、实施时点及参与国范围三要素影响。该机构认为,尽管当前政策路径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但关税协议的最终落地可能成为市场转折点,通过降低政策模煳性引导资金流向美股储蓄息预期及人

美财长:中美关税休战期限具备灵活性 市场无需过度关注时间节点

7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美中关税休战截止日期具备灵活性,市场参与者无需过度关注该时间节点。其透露当前中美谈判进程顺利,双方计划在未来数周内开展新一轮磋商。
特朗普执政期:中美贸易变局与比特币战略配置

特朗普执政期:中美贸易变局与比特币战略配置

本文聚焦特朗普执政期中美贸易变局,从国家资产负债表优化与企业合规运营视角,结合FATF监管框架,剖析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资产的配置逻辑、市场风险与合规路径,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决策参考。
比特币暴跌至29,000美元引发加密市场连锁反应

比特币暴跌至29,000美元引发加密市场连锁反应

2025年7月比特币价格突发暴跌至29,000美元关键支撑位,引发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资产大幅下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衍生品市场清算规模激增,技术面与心理博弈加剧后市不确定性。

以太坊价格突破3900美元创年内新高 欧美贸易协定助推加密市场

以太坊价格于7月28日突破3900美元/枚,创下2024年12月以来新高。美国财经媒体Investinglive指出,欧盟与美国贸易协定的积极影响可能推动了加密货币市场的上涨趋势。

7月29日加密货币市场:Conflux领涨,Fartcoin暴跌

Coinmarketcap 7月29日数据显示,加密货币市值前100代币中,Conflux(CFX)以19.35%涨幅领涨,现报0.224美元;Cronos(CRO)、XDC Network(XDC)、TRON(TRX)、Flare(FLR)分别录得5.83%、3.74%、3.57%、0.62%涨幅

加密巨鲸The White Whale因市场暴跌被迫平仓500万稳定币头寸

8月2日,巨鲸“The White Whale”于X平台发布声明称,在过去24小时加密市场遭遇“血腥屠杀”之际,其在CEX平台持有约500万枚稳定币却因提款系统异常未能完成出金,最终被迫平仓部分多头头寸以应对流动性危机。
中美贸易僵局下加密市场暴跌:拐点还是插曲?

中美贸易僵局下加密市场暴跌:拐点还是插曲?

本文聚焦中美贸易僵局下加密货币市场的暴跌行情,从资金流向、链上数据、机构行为和技术面等维度,分析回调性质是周期拐点还是牛市插曲,揭示多空博弈逻辑,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提示与策略参考。
美国政府将比特币列为战略资产 市场短期暴跌13%

美国政府将比特币列为战略资产 市场短期暴跌13%

美国政府首次将比特币列为战略性资产并禁止出售,这一历史性决策引发市场短期暴跌13%。文章分析了市场误读政策信号的原因,并探讨比特币能否成为全球宏观资产的关键问题。

Greeks.live研究员揭示加密市场分歧:BTC暴跌引发多空博弈,ETH创新高刺激情绪

8月25日,Greeks.live研究员Adam发布中英文社区简报揭示市场分歧。英文简报指出,BTC因4000点级清算瀑布从114k高位暴跌至110k,导致市场情绪由谨慎乐观骤转看跌,尽管多数交易员认定此为过度杠杆出清所致,但对110k是否构成底部仍存在显著分歧。中文简报补充称,ETH突破4900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