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比特币正卡在10.8万至11万美元的窄幅区间,较4月低点反弹近40%后进入技术整理阶段。有意思的是,标普500指数同期受全球贸易摩擦和美联储鹰派预期拖累,7月初较3月高点回落约9%,传统风险资产与比特币的短期走势出现明显背离。本文将从资金流向、多空力量对比和关键价位突破逻辑入手,拆解比特币在宏观迷雾中走出独立行情的底层驱动。
一、震荡中的资金韧性:机构持仓透露的信号
经历6月技术性回调后,比特币7月呈现高位横盘特征。链上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当周,比特币小幅上涨2%,现货交易量虽较4月峰值萎缩约30%,但长期持有者持仓量稳定在66.4万BTC(占流通供应3.3%),这一数据透露出机构对长期趋势的定力。一个关键信号是,美国比特币ETF在第二季度净流入124亿美元,即便7月初出现短暂资金抽离,整体配置需求并未逆转,传统金融体系对比特币的接纳度仍在深化。
二、传统市场疲软下的独立性:数字黄金叙事再定价
标普500指数上半年坐了回“过山车”,3月触及5288点后回落至4800点附近,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和美联储加息的担忧持续发酵。但比特币却在7月8日标普单日暴跌1.02%当天逆势冲高至109731美元,这种背离背后,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叙事似乎正在被重新定价。尤其在主权国家外汇储备多元化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其作为非主权价值存储工具的独特性愈发凸显。
三、分析师多空论战:减半周期VS流动性宽松
21Shares策略师Matt Mena认为当前市场尚未出现牛市见顶迹象——融资利率维持低位、散户参与度未达狂热水平,且Pi Cycle Top指标(基于长期均线对比)仍处安全区间。渣打银行则更为乐观,预测在M2货币供应增长和量化紧缩预期缓和的推动下,比特币三季度有望突破13.5万美元,年底冲击20万美元。不过市场并非一边倒,减半周期的历史规律仍让部分投资者警惕:前两次减半后约18个月出现价格峰值,2024年4月减半对应的潜在回调窗口(2025年9-10月)可能成为短期波动的导火索。
四、多空力量角力:短期获利了结VS机构逢低加仓
虽然具体资金费率数据未公开,但链上活跃度显示,短期持有者(持仓<180天)在10.8万美元区间已有部分获利了结动作,而长期持有者却在持续增持。Bitfinex报告指出,主动买盘强度较4月高点下降约25%,市场正进入多空平衡阶段。更值得留意的是,企业财务部门(比特币国库)周净流入达8.63亿美元,机构在震荡中逢低加仓的动作,为价格提供了结构性支撑。
五、10.8万美元:多空必争的技术分水岭
眼下10.8万美元成了多空双方的必争之地——这个价位既是4月反弹以来的斐波那契50%回撤位,也是链上交易量最密集的区域。尽管完整订单墙数据未披露,但市场深度显示10.5万至10.8万美元区间累计挂单量超2万BTC,构成短期强支撑带。技术面看,若突破11万美元阻力位,可能触发量化策略的追涨指令打开上行空间;反之,一旦跌破10.5万美元,杠杆多头清算风险将显著上升。
六、机构信心与监管阴影:Bybit事件的余波
6月Bybit黑客事件虽然让散户交易者心有余悸,但机构资金流向并未出现明显波动。YouHodler市场主管Ruslan Lienkha解释,机构普遍采用自托管方案,仅将少量流动性存放于中心化交易所,大额交易多通过OTC市场完成,因此安全漏洞对机构影响有限。监管层面,SEC对Uniswap Labs、Coinbase等平台的调查进展仍不明朗,但市场预期监管不确定性可能在三季度逐步落地,这将成为影响情绪的关键变量。
七、接下来两周:三个关键节点需要盯紧
未来两周有三个事件可能搅动市场:7月18日Nvidia财报(AI算力需求对加密市场的间接传导)、7月23日美国初请失业金数据(宏观经济预期锚点)、7月26日PCE物价指数(美联储政策风向标)。若经济数据超预期疲软,可能强化降息预期,进一步推升比特币的避险需求;反之,通胀数据反弹则可能引发货币政策收紧担忧,加剧短期波动。
总结(风险与展望)
整体来看,现在的市场就像传统资产和比特币在走钢丝——机构资金持续流入与宏观流动性改善构成长期支撑,但减半周期的历史魔咒和监管不确定性仍悬在短期头顶。交易层面,建议重点关注10.8万美元区间的突破方向:向上突破可视为趋势延续信号,向下则需警惕技术性回调风险。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逢低配置比特币对冲传统资产风险的逻辑依然成立,但杠杆使用务必谨慎,流动性冲击往往在震荡市中突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