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olut作为欧洲头部数字银行,正通过整合比特币闪电网络(LN)探索支付效率革新。2024年第四季度,Revolut与Lightspark达成战略合作,目前技术整合已进入试点阶段,覆盖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盟主要市场,旨在解决传统区块链交易的高成本与延迟痛点,为其超4000万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支付选择。
一、项目背景:从数字银行到加密支付的延伸
Revolut以多币种账户、跨境汇款等功能快速积累用户基础,近年持续布局加密领域。传统比特币链上交易存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确认时间长(平均10分钟),二是手续费高(单笔$0.5-$2),难以满足日常小额高频支付需求。闪电网络作为比特币的第二层解决方案,通过“链下通道”实现即时交易,恰好契合Revolut对支付效率的追求。2024年与Lightspark的合作,成为其突破传统支付局限的关键一步。
二、技术整合方案:轻量化接入与场景聚焦
Revolut采用Lightspark提供的API接口方案,无需自建LN节点即可快速接入网络,降低了技术门槛。初期试点聚焦两类场景:
- 个人用户端:支持P2P转账,用户可直接通过Revolut账户发起闪电网络交易;
- 商户端:针对小额高频支付场景(如便利店消费、快餐支付等),提供低成本收款通道。
这种“轻量化接入+场景聚焦”的策略,帮助Revolut在控制技术投入的同时,快速验证市场需求。
三、支付效率提升: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整合LN后,Revolut的支付性能实现显著跃升:
- 速度:交易确认时间从链上平均10分钟压缩至亚秒级,接近传统电子支付体验;
- 成本:单笔交易费用降至$0.01以下,仅为原链上费用的1/50-1/200;
- 吞吐量:理论TPS(每秒交易处理量)从比特币主网的7笔提升至1000+笔,可支撑大规模并发支付。
这些指标的改善,使比特币从“价值存储工具”向“日常支付工具”迈出关键一步。
四、商业逻辑与市场影响:用户、行业与监管的三重价值
对Revolut而言,此举既是用户体验的升级,也是差异化竞争的筹码:
- 用户层面:吸引加密原生用户及跨境支付需求群体(如留学生、外贸从业者),强化“全场景支付平台”定位;
- 行业层面:据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Revolut的接入已推动LN网络节点数增长超15%,加速了闪电网络的生态成熟;
- 监管层面:通过Lightspark的合规框架,Revolut得以满足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对加密支付的合规要求,为后续扩张奠定基础。
五、风险与挑战:落地路上的“拦路虎”
尽管前景可期,Revolut仍需应对多重挑战:
- 流动性瓶颈:闪电网络通道的资金容量有限,若用户发起大额交易可能面临“通道余额不足”问题;
- 竞争压力:Strike、Cash App等竞品已实现LN全功能商用,Revolut需在用户体验或场景覆盖上寻找突破口;
- 技术依赖:过度依赖Lightspark的API可能限制自主技术迭代能力,长期或面临“卡脖子”风险。
六、未来展望:从单一币种到跨网络支付
根据综合信源推断,Revolut的LN整合路线图已初具雏形:
- 2025年Q3:开放商户LN支付接口,试点零售场景落地;
- 2025年Q4:计划支持多币种LN通道(如USDT、DOGE),拓展支付币种范围;
- 2026年H1:探索与SWIFT系统的跨网络桥接,尝试将LN效率与传统金融网络覆盖结合。
若进展顺利,Revolut有望成为连接加密支付与传统金融的关键枢纽。
Revolut整合闪电网络的试点,不仅是其自身业务的延伸,更代表了传统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实用化的探索。尽管面临流动性、竞争等挑战,但其“低成本、高效率”的支付体验,以及对监管合规的重视,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未来,随着多币种支持与跨网络桥接的推进,这场“支付效率革命”或为整个金融科技行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