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院警示“桃花源 NFT”涉嫌非法金融活动

宁波中级人民法院9月16日发布风险警示,指出"桃花源 NFT"数字藏品存在非法金融活动嫌疑。该藏品由香港恒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行,通过自研即时通讯工具FoChat进行推广,以泰达币为交易媒介累计发行8888份。据披露,该产品已于2025年7月28日被香港证监会纳入可疑投资产品警告名单。

宁波中级人民法院9月16日发布风险警示,指出"桃花源 NFT"数字藏品存在非法金融活动嫌疑。该藏品由香港恒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行,通过自研即时通讯工具FoChat进行推广,以泰达币为交易媒介累计发行8888份。据披露,该产品已于2025年7月28日被香港证监会纳入可疑投资产品警告名单。
上一篇:Maven11 Capital疑似地址19小时内从币安提取2115.6万枚ENA
下一篇:SEC加密货币上市新规引热议 ETP审批加速预示市场成熟

为您推荐

深圳警示以稳定币名义开展非法集资风险

7月7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指出部分非法机构利用稳定币等数字货币概念实施违法活动。监测显示,相关机构通过发行”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等产品,以”金融创新”为幌子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公众参与交易

河南警示稳定币非法集资风险

7月15日,河南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办公室发布警示信息,指出近期发现不法分子利用稳定币开展非法集资、赌博、诈骗等活动。官方强调稳定币不具备投资或投机属性,非法集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要求公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发现相关非法活动应及时向地方处非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海淀区金融管理局警示稳定币相关非法集资风险

海淀区金融管理局7月25日发布公告警示,近期以稳定币为核心的数字货币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部分非法机构借'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概念,利用公众对稳定币认知不足的弱点,通过发行'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名义吸储资金,诱导公众参与交易炒作,已造成扰乱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系列犯罪

多地金融监管机构警示稳定币相关风险

多地金融监管机构及自律组织7月以来密集发布风险提示,指出稳定币概念持续发酵过程中,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活动出现抬头趋势,需高度警惕相关风险。官方特别提醒公众在投资理财时应通过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官方渠道核查机构及产品合法性,优先选择持牌金融机构;充分认知稳定币等数字货币及相关创新概念的高风险属性;自觉远

四川乐山中院审结利用USDT非法外汇交易案 主犯获刑13年6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典型案例显示,四川乐山中院于7月30日审结一起利用USDT实施的非法外汇交易案件。2020年至2021年期间,万某园等人以“人民币—USDT—美元”路径实施非法外汇交易,累计涉案金额达2.34亿人民币。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主犯万某园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并处罚金114万元,其余涉案人员
国家安全部警示境外企业利用加密货币代币非法采集虹膜数据

国家安全部警示境外企业利用加密货币代币非法采集虹膜数据

中国国家安全部8月6日通过官方公众号披露,某境外企业利用加密货币代币作为诱饵,在全球范围内采集用户虹膜数据并转移数据源,已对个人信息及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虚拟资产投资平台涉嫌非法集资,高收益承诺暗藏风险

经济观察报8月6日调查披露,部分虚拟资产投资平台以区块链、DeFi、Defai等术语包装项目,年化收益率宣称高达540%。调查发现,此类平台通过'DeFi去中心化金融''DApp理财''稳定币挖矿'等概念吸引投资者,实际仍属募资返利模式,存在利用技术术语掩盖风险特征。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刑事部负责人邵

上海一中院二审判王某涉数字藏品非法集资案

上海一中院近日对王某等人涉数字藏品非法集资案作出二审判决,涉案人员通过第三方区块链公司发行AI生成的数字藏品,采用欺诈手段非法募集资金且数额巨大,王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5万元。该案二审主审法官邹萍洲特别指出,当前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多为用户自发组建或中小型平台违规设立,平台经营者在开

山西发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提示 涉及RWA及稳定币

9月14日,山西省相关官方渠道发布风险警告,针对以"RWA"、"稳定币"等名义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呼吁公众举报疑似线索,并明确举报途径包括属地市县打非机制牵头部门或公安机关。对于已受骗群体,官方强调应立即终止资金投入,妥善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及合同等证据材料,并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宁波中院警示“桃花源 NFT”涉嫌非法金融活动

宁波中级人民法院9月16日发布风险警示,指出"桃花源 NFT"数字藏品存在非法金融活动嫌疑。该藏品由香港恒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行,通过自研即时通讯工具FoChat进行推广,以泰达币为交易媒介累计发行8888份。据披露,该产品已于2025年7月28日被香港证监会纳入可疑投资产品警告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