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AB-1052法案如何监管加密货币无人认领资产?

加州AB-1052法案作为美国首个加密货币“无人认领”州级立法,授权接管3年未活跃资产,涉及认定标准、执行流程与救济机制,引发合规与财产权争议,其执行效果或成全美监管参考。

加州AB-1052法案于2025年正式通过,作为美国首个针对加密货币“无人认领”问题的州级立法,其核心是授权政府接管3年未活跃的加密资产,旨在规范数字资产管理,但也因“资产没收”争议成为行业焦点。该法案处于实施初期,其执行效果或将成为全美加密监管的重要参考。

image.png

政策背景:从创新包容到合规收权的转向

近年来,随着加密资产持有量激增,“休眠资产”问题逐渐凸显——用户因遗失私钥、平台倒闭或长期遗忘等原因,大量数字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加州作为美国加密货币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24年审计局报告显示,该州境内超12万枚BTC(当时估值约36亿美元)处于“休眠”状态。在此背景下,AB-1052法案通过修订《无人认领财产法》,试图建立数字资产的合规处置框架,将这部分资产纳入监管轨道,同时计划将处置收益用于州立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这一举措也标志着加州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态度从早期的“创新友好”转向“合规优先”,引发行业对政府过度介入私人财产权的担忧,Coinbase等头部交易所已公开警告,该法案可能导致用户将资产转移至佛罗里达等监管更宽松的州。

核心条款解析:界定、执行与配套机制

AB-1052法案的核心规则围绕“无人认领资产”的认定、处置与救济展开,具体包括三方面:

适用范围与认定标准

法案明确针对“连续3年无交易记录”的加密资产,涵盖个人钱包和交易所托管账户。但关键前提是,州政府需通过法院程序正式宣告资产为“无人认领”,方可将其纳入“州属数字资产储备基金”。这一司法程序设计本意是保障程序正义,但“无交易记录”的定义存在模糊性——例如,仅查看余额是否构成“活跃”、链上转账与平台内转账是否同等认定,尚未有细则说明,可能引发后续司法解释冲突。

执行流程与用户救济

为平衡监管与用户权益,法案设置双重保障:一是交易所等金融机构需在账户停用前90天向用户发送书面通知(含电子邮件与物理地址);二是原持有者可“随时”通过身份验证主张权利,理论上不受时效限制。但实践中,若用户因私钥遗失无法证明所有权(如2025年5月首例用户起诉案中,原告因无法提供私钥证据被法院驳回),则难以通过申诉渠道追回资产。

配套管理机构

法案设立“数字资产托管办公室”,专门负责休眠资产的估值(按接管时市场价格)、冷存储(采用多重签名技术)及合规处置。这一机构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将直接影响资产安全性,目前其人员构成与操作细则仍在制定中。

争议焦点:风险与行业担忧

尽管法案初衷是解决“数字遗产”管理空白,但在执行层面暴露出多重风险:

法律模糊性与管辖权冲突

“活跃账户”定义不清晰可能导致监管套利——例如,部分用户可能通过定期进行小额转账(如1美元等值加密货币)维持账户“活跃”,而交易所为避免合规风险,可能自行收紧判定标准,变相增加用户操作成本。此外,非加州居民持有的离岸钱包是否受法案约束、跨境用户如何接收通知等问题,尚未有明确细则,可能引发联邦与州法律的管辖权冲突。

隐私与市场信心冲击

法案要求交易所向州政府提供休眠账户的用户信息以完成通知程序,这被行业质疑可能违反联邦《电子通信隐私法》(ECPA)中关于用户数据保护的条款。更关键的是,市场担心这一机制可能演变为政府“创收工具”——2025年3月联邦《战略比特币储备令》通过后,加州明确计划将没收资产注入州级储备,引发“政策套利”争议,即政府可能通过扩大“休眠”认定范围增加财政收入。

资本外流压力

加密资产的跨地域性使得用户可轻易将资产转移至监管友好地区。佛罗里达州已于2025年推出《数字资产保护法》,明确禁止州政府以“休眠”为由没收加密资产,形成监管竞争。若AB-1052执行过严,可能导致加州加密资本外流,削弱其区块链产业优势。

案例与数据:现实挑战初现

法案实施初期已显现实践难题:2025年5月,加州法院审理了首起用户起诉案——一名旧金山用户因3年未登录交易所账户,资产被宣告“无人认领”后起诉州政府,但因无法提供私钥或原始注册信息证明所有权,法院最终驳回其诉求。这一案例凸显了数字资产“去中心化所有权”与传统法律“身份验证”体系的冲突——私钥作为所有权唯一凭证,一旦遗失,即便用户能证明身份,也难以通过现有法律程序主张权利。

从数据看,法案覆盖的“休眠资产”规模仍存争议:审计局36亿美元的估值基于2024年BTC价格,若2025年市场波动导致价格下跌,实际可处置资产价值可能缩水,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反之,若价格上涨,政府“没收”资产的争议可能进一步激化。

应对策略:企业与用户如何规避风险?

面对法案带来的合规压力,市场参与者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企业层面

头部交易所正升级用户监测系统,通过AI算法识别“潜在休眠账户”,提前6个月触发提醒机制;部分平台推出“自动续期”功能,允许用户设置定期小额转账(如每月0.001 BTC),确保账户符合“活跃”标准。此外,交易所也在游说州议会细化“活跃账户”定义,建议将“查看余额”“更新个人信息”等行为纳入“活跃”范畴,降低用户操作门槛。

用户层面

行业组织建议用户定期(至少每1-2年)登录钱包或交易所账户,进行小额交易或更新信息;同时,通过硬件钱包备份私钥,并将“数字遗产继承”纳入 estate planning(遗产规划),避免因意外导致资产成为“无人认领”对象。

趋势展望:从州级试验到联邦协调?

AB-1052法案的争议本质上反映了数字资产的“跨境性”与“州级监管”的矛盾。目前,联邦层面已开始介入——2025年7月提交的《国家数字资产储备法案》草案提出,由财政部牵头制定全国统一的“无人认领数字资产”标准,包括统一休眠期(建议为5年)、跨境管辖权规则及用户救济机制。若联邦法案通过,加州可能被迫调整AB-1052的关键条款,例如延长休眠期至5年,以与联邦标准对齐。

长期看,尽管AB-1052引发短期争议,但其探索了数字资产无人认领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了“数字遗产”管理的政策样本。若能在“监管必要性”与“私人财产权保护”间找到平衡,或推动全美建立更成熟的数字资产合规框架。

总结: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监管试验

image.png

加州AB-1052法案是加密资产监管的一次重要尝试,既回应了“休眠资产”的现实问题,也暴露出传统法律体系与数字经济的适配挑战。短期内,其执行细则的模糊性可能引发合规成本上升与市场波动;但长期看,若能通过司法实践与政策修订完善框架,或将成为数字资产“无人认领”管理的全球参考案例。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密切关注法案修订动态、提前布局合规策略,是当前阶段的核心应对之道。

上一篇:机构“狂买”加密货币ETF背后有哪些风险?
下一篇:CME比特币持仓创新高,机构兴趣升温意味着什么?

为您推荐

美国国会调整加密货币立法路径 独立推进市场结构与稳定币监管法案

6月27日,Eleanor Terrett披露,美国国会调整加密货币立法策略。参议院共和党领导层与白宫就新立法路径达成共识,将加密货币市场结构及稳定币监管作为独立法案推进,而非纳入综合性法案。

摩洛哥央行完成加密资产法案草案

7月21日,摩洛哥央行行长于拉巴特举行的非洲央行会议上宣布,该国已完成加密资产法律草案的制定工作。该法案旨在通过强化消费者与投资者权益保护、提升市场诚信度、防范欺诈及市场操纵行为、遏制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等措施,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同时确保国家金融体系稳定。

韩国央行设立虚拟资产部门强化加密货币监管

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于7月30日宣布设立虚拟资产部门,旨在加强加密货币市场监管及主导本地货币稳定币相关讨论。同时将原有数字货币团队更名,以体现其对数字货币领域更积极的战略定位。

白宫发布数字资产报告建议监管海外加密货币账户

白宫公布一份168页的数字资产政策文件,提议国会立法要求美国纳税人申报海外加密货币账户。该报告由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主导编制,工作组负责人、白宫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特使David Sacks强调,需通过实施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强化境内加密交易监管。文件重点指出,当前跨境资金流动与海外交易所服

韩国推出支持USDT提现的加密货币ATM 配合稳定币监管法案审议

韩国区块链公司DaWinKS与Kaia DLT基金会于7月31日合作推出支持USDT提现的加密货币自动取款机,目前仅对持外国护照的游客开放。这些设备部署在韩国主要旅游景点,允许将Kaia链上发行的USDT(基于Klaytn和Finschia合并后的公链)兑换为85种法定货币,或充值至当地交通卡。该项

阿联酋两大监管机构签署加密资产监管合作协议

阿联酋证券和商品管理局(SCA)与迪拜虚拟资产管理局(VARA)于8月7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协调国内加密资产监管框架。双方将建立许可证书互认机制,但明确不涉及跨辖区牌照自动转换。合作框架涵盖统一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注册体系、实时数据共享机制、联合监管协议及反洗钱协同方案,SCA已设立专项委员会与VA

乌克兰推进加密货币监管法案,拟征双重税并纳入比特币储备

乌克兰议会财政委员会主席赫特曼采夫宣布,该国加密货币市场监管法案将于2025年8月底进入首次审议程序。该立法草案明确将对加密交易征收5%个人所得税叠加5%军事税的双重税制,同时赋予公民合法持有数字资产的权利,并提出将比特币纳入国家储备资产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政府当前持有46,351枚比特币,持

伊利诺伊州签署两项加密货币监管法案

伊利诺伊州州长JB Pritzker于8月19日签署两项加密货币监管法案。《数字资产和消费者保护法案》(SB 1797)明确由伊利诺伊州金融与专业监管部门对数字资产交易所及企业实施监管,强制要求加密公司保持充足财务资源并部署网络安全措施。针对加密ATM的《数字资产自助终端法案》(SB 2319)则规

CFTC启动加密货币监管冲刺计划 协同SEC推进数字资产交易监管

CFTC代理主席Caroline D. Pham于8月22日宣布启动加密货币监管冲刺计划,旨在落实《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报告》建议,并即日起与利益相关方展开沟通。该计划将推进联邦层面数字资产即时交易监管,作为特拉普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与SEC的Project Crypto形成协同效应。CFTC官网公
加州AB-1052法案如何监管加密货币无人认领资产?

加州AB-1052法案如何监管加密货币无人认领资产?

加州AB-1052法案作为美国首个加密货币“无人认领”州级立法,授权接管3年未活跃资产,涉及认定标准、执行流程与救济机制,引发合规与财产权争议,其执行效果或成全美监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