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农数据或将大幅下修,机构预测修正幅度达百万级引发市场关注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周二公布的非农年度基准修正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中,美国就业人数可能较现值下调约80万(月均修正6.7万),富国银行、联信公司及潘森宏观等机构预测修正幅度约80万,野村证券、美国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预计可能接近100万。若数据最终大幅下修,将证实去年劳动力市场动能显著衰减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周二公布的非农年度基准修正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中,美国就业人数可能较现值下调约80万(月均修正6.7万),富国银行、联信公司及潘森宏观等机构预测修正幅度约80万,野村证券、美国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预计可能接近100万。若数据最终大幅下修,将证实去年劳动力市场动能显著衰减,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连续第二年修正就业数据可能引发特朗普对劳工统计局数据准确性的公开批评。
上一篇:某鲸鱼9月8日向HyperUnit存入2929.6枚以太坊兑换1264万USDC
下一篇:现货黄金价格再创新高,9月8日报3622.48美元/盎司

为您推荐

鲸鱼大幅增持HYPE代币引发市场关注

7月3日,链上分析师Onchain Lens监测显示,某巨鲸地址向HyperLiquid协议注入876.8万枚USDC稳定币,并以单价40.13美元完成215,850枚HYPE代币建仓操作,该笔交易总价值达866万美元。当前该巨鲸账户已形成稳定币与代币的双重持仓结构。

美国劳工统计局修正非农就业数据:5月及6月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调

美国劳工统计局修正后数据显示,5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4.4万人下调至1.9万人,6月数据从14.7万人调整至1.4万人。两次修正后,5月和6月新增就业人数合计较修正前减少25.8万人。

美国8月非农数据预期疲软 失业率或达四年高点引发降息博弈

美国劳工部即将公布的非农数据显示,经济学家普遍预期8月新增就业岗位将降至7.5万个,失业率可能攀升至4.3%的四年高位。美国联合银行首席经济学家Bill Adams指出,若就业数据呈现'温和增长+失业率微升'组合,既能排除经济衰退风险,又可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依据,这种情景最符合金融市场利益。但若出现'

美国劳工统计局修正6月及7月非农新增就业数据

美国劳工统计局修正数据显示,6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由1.4万下修至-1.3万,7月数据则从7.3万上修至7.9万。两次修正合计导致6月和7月新增就业人数总和较修正前减少2.1万人。

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 修正后7月数据为7.9万人

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2万人,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此前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人数经修正后为7.9万人。
美国8月非农数据疲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引发市场波动

美国8月非农数据疲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引发市场波动

美国劳工部9月6日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新增就业岗位2.2万个,失业率升至4.3%,创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私营部门三个月均值收窄至月增2.9万个,名义工资年化增速放缓至2.4%。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已成定局。数据发布后美股呈现利好兑现走势,科技股及高估值成长板块波动加剧,部

美国非农数据或将大幅下修,机构预测修正幅度达百万级引发市场关注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周二公布的非农年度基准修正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中,美国就业人数可能较现值下调约80万(月均修正6.7万),富国银行、联信公司及潘森宏观等机构预测修正幅度约80万,野村证券、美国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预计可能接近100万。若数据最终大幅下修,将证实去年劳动力市场动能显著衰减

美国8月非农数据疲软,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或引发流动性转向

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岗位仅2.2万,失业率攀升至4.3%,叠加通胀持续回落,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显著增强。若降息落地,全球流动性格局或迎重大转向,风险资产与加密市场将面临新一轮波动与机遇。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但需警惕经济下行风险。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下修 劳动力市场承压明显

美国政府于周二披露,在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美国经济新增就业岗位可能较此前预估减少91.1万个,显示在特朗普政府实施进口关税政策前,就业增长已现疲态。劳工统计局(BLS)或将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间进一步下调就业水平40万至100万个岗位,此前该机构已将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下调,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启动降息周期

美国政府9月9日披露的年度基准修订初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非农就业人数预计被下调91.1万人,相当于平均每月减少7.6万个岗位。此前非季调数据显示同期雇主新增180万个岗位,月均增长14.9万。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指出,此次修订反映劳动力市场已从温和增长阶段进入放缓期,叠加美联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