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于2025年8月1日至9月30日受理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标志着该地区稳定币监管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规要求所有合规稳定币持有人进行身份核实(实名制),以强化反洗钱及金融犯罪防控。金管局助理总裁陈景宏(规管及打击洗钱)表示,现行机制较此前反洗钱咨询文件中的「白名单」制度更为严格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于2025年8月1日至9月30日受理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标志着该地区稳定币监管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规要求所有合规稳定币持有人进行身份核实(实名制),以强化反洗钱及金融犯罪防控。金管局助理总裁陈景宏(规管及打击洗钱)表示,现行机制较此前反洗钱咨询文件中的「白名单」制度更为严格,但未来在技术条件成熟时存在放宽可能性。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为您推荐
香港金管局自7月29日起正式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申请机构须提前向牌照组提交意向书启动非正式预审流程。该机制旨在通过初步沟通帮助牌照组掌握申请方背景及业务模式,同时确保申请人充分理解发牌程序及最低准则要求。预审环节可有效避免仓促提交申请,缩短后续正式审批周期。根据规定,金融管理专员仅在确认申请方
7月30日,中信证券研报披露,金管局已发布8月1日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配套文件。监管框架以《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为核心,现阶段最具实操价值的文件为《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监管时间表显示,意向申请人需于8月31日前对接监管机构,成熟申请人提交申请的最终期限为9月30日。首批牌照数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在7月30日的技术简报会上指出,稳定币发行人首阶段牌照发放数量尚未确定,需依据申请材料质量评估,首个牌照预计于2024年初发出,并强调"审批门槛极高"。其特别说明进入监管沙盒测试不构成牌照获批保证。针对法币挂钩机制,陈维民明确金管局持开放立场,允许发行人申请单一法币或一揽子法币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于2025年8月1日至9月30日受理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标志着该地区稳定币监管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规要求所有合规稳定币持有人进行身份核实(实名制),以强化反洗钱及金融犯罪防控。金管局助理总裁陈景宏(规管及打击洗钱)表示,现行机制较此前反洗钱咨询文件中的「白名单」制度更为严格
7月30日,吴杰庄就香港合规稳定币持有人身份实名制问题作出说明,指出金管局将实施KYC规则但具体执行方案尚未最终确定,实名制仅作为备选方案之一。稳定币发行人需向金管局提交合规方案并获批准,且其KYC标准将显著高于现金交易要求。此前财新网曾报道,香港稳定币初期持币人身份需强制实名,后续监管政策存在调整
香港金管局于7月31日发布《稳定币条例》持牌发行人监管指引,明确要求持牌发行人必须避免在禁止交易指明稳定币的司法管辖区开展相关发行或要约活动,同时需采取管控措施防范远程客户身份认证及日常运营中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位置掩饰行为带来的风险。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此前香港金管局多次明确稳定币发行牌照将设置高准入门槛、首批仅发放少数牌照,并要求机构提前沟通申请事宜,该监管框架被市场普遍视为"邀请制"。但金管局官方澄清称,"邀请制(by invitation)"属于市场解读范畴,并非官方定义,实际发牌机制允许有意向的机构主动
8月2日,香港金管局发布安全警示,明确《稳定币条例》已正式生效并同步启动发行人监管制度。该监管体系尚处初期阶段,将采取先严后稳的监管方针。金管局特别提醒市场参与者,在公众沟通中需避免发表可能引发误解或不切实际预期的言论。根据现行法规,任何虚假宣称已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或正在申请的行为均属违法。截至公告
8月3日,监管细则落地后,香港稳定币市场热度或将降温。知情人士透露,以跨境支付为主要场景的非金融机构申请人,可能因无法满足监管要求的"持币人身份逐笔核实"机制而主动退出早期竞争,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平台或无缘首批牌照名单。中信集团已通过信银国际联合多家机构提交申请,而中银香港作为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其
8月12日,澎湃新闻报道声称,复星集团被指已确定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并组建相关团队,但复星方面对此未予置评。